首页美食 正文

今日更新消息 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舉行:聚焦科技金融雙向賦能,共探創新驅動人才培養

  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舉行

今日更新消息 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舉行:聚焦科技金融雙向賦能,共探創新驅動人才培養

  ——聚焦科技金融雙向賦能,共探創新驅動人才培養

  2022年7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銀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和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的“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其間,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正式揭牌。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原主席嚴雋琪,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連舸,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王平,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以不同形式發表致辭,對本次論壇活動的舉行和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的揭牌表示祝賀。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芝加哥大學講席教授Lars Peter Hansen(拉爾斯·彼得·漢森),交大安泰講席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賈偉平,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三位演講嘉賓,圍繞科技與金融的耦合關係、關鍵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複合型技術轉移人才培養等話題,以不同站位、多元視角進行同頻共振,奏響科技與金融互促創新、協同發展的智慧之聲。

  王平在現場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上海著眼發展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高等教育,率先與教育部簽署協議,在政策資源統籌等方麵給予上海交大等在滬部屬高校有力支持。期待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為上海乃至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新探索實踐方案。

  林忠欽向線上線下出席的嘉賓表示歡迎,他在致辭中指出,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的建立是上海交大與中銀在雙方既往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深入貫徹國家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金融協同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探索。在百年大行中國銀行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將深化產學融合,充分發揮產學研創新主體的協同效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探索校銀合作“新模式”;積極構建高校科技金融生態圈,努力成為促進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有機平台和“融資”“融智”的一體化平台,激發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發力關鍵領域,助推成果轉化,貢獻創新驅動發展“新力量”,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盡應盡之力,創時代之新。

  劉連舸表示,大力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專門人才、複合型人才,推動產教融合,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是時代賦予的重要任務,意義深遠。學院的成立寄托了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厚望,承載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探索,傳承了兩家“百年老字號”的深厚友誼,是強化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題中之義,必將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時代價值。展望未來,中銀將充分調動集團資源,積極支持學院建設,攜手上海交大在支持建設世界創新高地、優秀人才培養、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作出新貢獻、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為科技強國建設培育更多複合型一流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雷朝滋在視頻致辭中指出,上海交大主動服務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布局,在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試點支持下,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開設國內首個技術轉移專業碩士學位,並基於深度產學合作設立中銀科技金融學院,體現了我國高校的擔當。希望今後在服務國家戰略、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方麵持續深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吳清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係,是加快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保障,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應有之義。上海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載地,充分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優勢,推動金融深度賦能科技創新,取得積極成效。希望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以新學院成立為契機,努力培養通曉科技、金融與管理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探索金融、科研與產業良性循環的有效路徑,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嚴雋琪在視頻致辭中,對上海交大設立中銀科技金融學院表示讚賞和祝賀,表示這是急國家發展所需、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的創新之舉,期望中銀科技金融學院通過教育、科研與產業三要素的有機聯動,構建融匯科技動力與金融活力的多元生態,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安泰、為交大、為區域、為國家構建新優勢,達成新跨越,開創新未來。

  林忠欽和張守川作為雙方代表,為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揭牌。鍾曉詠、陸敏、楊益民、邢桂偉、項晞、楊軍、奚立峰、吳旦、瞿介明、仰頤、陳方若、薑文寧、劉少軒、莊銘川共同見證。

  在隨後舉行的聘任儀式上,林忠欽與張守川為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院長陳方若、執行院長劉少軒、副院長莊銘川頒發聘書。

  隨著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的正式揭牌,這一所受到各方支持、飽含眾多期待、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的科技金融學院乘風而起,馭勢而行。未來,學院將著力開拓包括全國首個“技術轉移碩士”在內的創新複合型人才培養體係,積極履行交叉科研、成果轉化、智庫平台等職能,努力成為繼“行業研究”之後,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又一重要驅動輪,同時為中銀打造科技金融領軍銀行新品牌不斷助力,也力爭為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創新與實踐探索提供一套成熟定型、可複製推廣的方案,為國家發展貢獻交大智慧。

  在高峰論壇嘉賓演講環節,Lars Peter Hansen表示,中國已經成為金融科技等新科技發展的引領者,這些科技發展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更大範圍的經濟活動創造機會,大幅提升了社會生產力。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的成立,是學者、市場參與者和政策製定者合作的成果,將成為多方溝通交流的開放平台,圍繞科技創新、金融發展等關鍵問題進行重點研究和深入對話,必將取得巨大的成就。

  賈偉平作題為《大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的思考》的主旨演講,她指出,大健康是一個複雜係統工程,要從係統科學的角度認識健康、疾病及醫療衛生服務的內在聯係,構建全社會、全人、全程健康管理體係,並積極探索基因檢測、人工智能、數字醫學、元宇宙等前沿技術和理念對慢性病的助益,同時通過產教融合建立高水平交叉平台,培養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推進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

  吳凱在《科技金融相互成就 共同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旨演講中,結合寧德時代的發展曆程和戰略目標,闡述了金融在資本需求、技術研發、模式創新等方麵對新能源產業的賦能。他表示,寧德時代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是科技和金融互動發展的生動案例,也期望新成立的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助推金融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培養兼具頂尖科技水平以及專業金融素養的複合性人才,在未來成為上海交大的一麵新招牌。

  本次“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峰論壇”通過全新的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模式舉行,於北京同時設置會場,在科技從業者、金融從業者等群體及上海交大師生、校友中引起強大共鳴。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